:::

作品檢索系統

:::

關鍵字搜尋: 類型: 系列:

《副副系列》 -

全宗號1
系列號01
副系列號03
副副系列號002
副副系列名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筆記
使用限制不得作為商業使用,僅提供公開瀏覽、查詢、下載,但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其著作。
描述-摘要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筆記一篇
描述-目次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筆記 (信)術講經因緣 (甲)希今來兩清淨-[佛意千經萬論-(通則次第斷惑、別則導歸極樂)]、本處講經宗旨-(順旨取易法門、導歸須先指路)-(前講借喻學校、次喻教職各員、白衣今喻學生、緇素平等成佛) (進)述講經方法 (甲)開首例-(華嚴十門玄談、法華五重玄義、真言分十住心、慈恩五門分析)-今講何採-(講必取一、茲皆不取、設喻) (乙)首例古意-(各宏其宗采經某點以作重心、聽者各有主觀講者明非昧旨、自意語隨他語楷定以求攝折)-不貴陳因 (丙)揭示經旨-[世界悉檀-(隨俗常化義。適應時處習俗咸得警醒)、為說世界正因緣、此說度世界使世界共度。]、[人生悉檀-(隨機異說義。引發各箇不同善根)、為說人生正因緣、此土本淨業報現穢淨不事他求]、[對治悉檀-(破惡義。遠離顛倒)、為說斷除煩惱止息虛妄之法、(只限出家佛法不普、斥小彈偏歎大褒圓)]、[第一義悉檀-(入理義。指示正途)、為說成就菩提圓滿寂靜之理、(一如不帶功用行位之相、無內外凡聖諸法理事諸相) (念)釋題名 (甲)析釋-[維摩詰-(人名毘耶離城之居士自妙喜國化生於此、華義為淨名即「真淨」「名相」謂真如與法相也、別名一真法界或佛性眾法中尊故名淨名長者)]、[所說-(內諸佛菩薩聲聞等皆有所說何獨標此、室內六品以維摩為主出室四品亦與有關特取其重)]、[不可思議-(思量議擬是觀念與推論皆是虛妄分別、虛妄之法不能緣實際)]、[解脫-(謂離諸纏縛開除諸智障礙煩惱障礙、即涅槃所稱三德之一、此經所云不同一切所云乃無為無不為種種解脫之心)]、[經-(在梵多義今介貫穿、在華謂常義覺道不改邪不能沮聖不能異、契義理與機必同契合)] (乙)譯師-[姚秦(異於嬴苻)、三藏法師(通三藏師)、鳩摩羅什(華言童壽)、譯(廢三行一)]-(譯有五種今只見三一名、維摩詰經吳支謙譯二名、說無垢稱經唐玄奘譯三名、即今本題本為今合釋) (無)釋品名 第一-{佛-[(應界內凡夫佛、應界外聖者佛)-應化身-(隨類變化身、人間應生身、淨土勝應身)]、(應地上大士佛-報身-他受用身)、[法性自受用佛-法身-(自受用身、法性身)]}、[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佛無所依依眾生心住、佛為教化主此依主立名)]、(品-篇類之義-什師曰經始由於淨國故以佛國冠於首品) (定)釋經文 序正通三科 (序分)科判 (甲)通序-銓敘事由-五成就、眾成就-聲聞眾、菩薩眾-(標舉類數、稱歎功德、陳列名號、結成類數)、禪天眾、欲天眾、八部眾、四眾眾 ◎釋文 歎德「大智本行」一切種智,六度六通本行,大智以此為本也。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肇師曰,天澤無私,不潤枯本,佛威雖普,不立無根。 「五蓋十纏」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為蓋。無慚,無愧,嫉,慳,睡眠,掉舉,昏沉,瞋忿,覆等為纏。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此四乃大士之要用,辯才有四,七、二十四,四十等。茲舉四,法,義,辭,樂說等無礙也。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大品云無所得以為得。不起內外煩惱生死無境可觀。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隨順有三,一順佛,二順理,三順根緣。復次順解(理)而說,是順實智,順眾生(根緣)而說,是順權智,順佛方便說,是順權實二智也。不退有四,法輪四種四諦,一事不退轉生滅,二位不退轉無生,三行不退轉無量,念不退轉無作。 明化他 「蓋諸大眾」蓋有二解,一覆也,以無緣慈,加被眾生。二超過也,深達四諦,超出未能澈達之上。 放光化他 「法寶普照」菩薩悲智,能生世出世善法,故曰發寶,此善法光,能除眾生煩惱,攝之入道。 說法欲化他 「師子吼」師子吼時,香象失糞,飛者墮落,菩薩演法時,能令魔外失見愛糞,高心墮落。 進修化他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導人入海得寶,己亦獲之,經云,不入大海,不得無價寶珠,菩薩不如煩惱巨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菩薩自有無畏,此分得佛之力無畏不共也,菩薩鄰佛,故能分得。十力智度論中十種知之力量,即「知覺處非覺處智力」至「知永斷習氣智力」等十種也。十八不共法智度論中其法與二乘菩薩,皆不能同,即「身口念三無失」至「智慧知過去現在未來之十六十七十八無礙也」。 「梵天王尸棄」毘曇云二禪以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瓔珞禪禪皆有梵王,今謂但加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御也。尸棄譯火首或蠡髻,恐是二禪王也。 「餘四天下」肇師曰,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梵釋,故言餘,亦或從他方佛土來。 「大威力諸天」順經文諸天自指釋梵以外,而不記其名,書實也,如無想天,戒急乘緩,多有不來,無色設來不建,不可為證。 「蔽於大眾」,如蔽眾妄解,同於真解。 ○科判 (乙)別序-[共獻佛蓋現佛國瑞-(同行獻蓋、合蓋普獻)]、[睹佛國瑞欣歎佛德-(述欣歎狀、記欣歎辭)] ◎釋文 「毗耶離」華言廣嚴,亦翻好稻。 形長者目德主者心故先舉之 「目如青蓮」天竺有青蓮花,其葉脩長,青白分明,百骸五情目為最長,瞻顏而作,故先讚目。葉者為蓮瓣也。 「法力超群生」法力二諦四諦等,俗王以世澤濟民,法王以法力超生死。 偈判 「法財」四諦七聖財等。(信,戒,聞,慚愧,捨,慧) 初二歎色心之德 「諸法自在」法無定相,隨應而辨,同異殊辨,而俱適法相,故得自在。色法變現難思,心法第一義而不動。 三四句歎化他形聲益 「不有不無」凡夫說有,二乘說無,不落二邊,當說中道。 五至十四句廣歎形益 「無造無作」諸法緣生,無主宰之我,焉有造受。 「善惡業不亡」心識相傳,美惡起現,仍是因緣所生。 十五至十六句廣歎聲益 「甘露滅」寂滅喻甘露之至味。 十九至廿二句歎色心之形益 「無心受行」心者染有以生,受指苦諦,行指三業集諦。 「三寶現世」三轉法輪,始有僧寶。 廿三至卅四句歎聲益 「毀譽」指八風。 「人寶」在天曰天寶,在人曰人寶。 偈 「悉知眾生來去相至稽首如空無所依」(按)此六句總結佛實權二智,覺行二德。眾生乘何因而來此,將乘何因而去處,佛澈三際,悉知悉見。佛善能應機說種種法,使之各得解脫。雖入世間行同事攝,譬比蓮花處汙不染。慈悲無量,而實無緣,如鳥行空,不著迹象。諸法緣生,而有其相,相生則有罣礙,達其象有性空。無諸罣礙。相依心生,心依境起,心本不生,如空無依,而不有相。 長文 「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太虛大師注)言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心者蓋身有以,何者,非以發菩提心,則無論修何種法門,要皆人天雜業,或小乘偏行耳。 觀楞嚴耳根圓通,必令阿難悟得真心後,乃教修習,善財參善知識學菩薩行,一一皆言先已發菩提心,驗之此經,若合符節,故大乘必先悟而後修也。逮其一悟相應,眾行遍修,菩薩淨佛國之行,實眾行會歸之宗致,非怯弱眾生淨土之行,乃勇猛大士都攝種種眾生緣起淨土之行。夫無大乘,則無小乘,以無佛則無法無聲聞也。然則疇昔若無法藏比丘者,發願修淨土行,今日安有極樂世界可往生哉。 淨土四相-[(同居-有為生死因未斷及斷未盡)、(有餘-有為生死因斷盡)、(實報-有為盡無為未盡)、(寂光-無為將盡已盡)]-(所化、調伏、入慧、起根)-(四分入一土、四總入一土) 卅五句至四十二句總歎現瑞 「十力衰現」十力者稱佛號也,哀憫眾生獻小尚變大也。 「各見世尊」隨眾應類各箇不同,見不同也。 「不共」不與小乘及下地共。 四十三至結句歎佛三密之德 「恐畏歡喜厭離斷疑 」此四諦逗機,(苦)故恐畏,(滅)寂故歡喜,(集)為苦因,故生厭離,(道)修自斷疑。 偈已 「諸法得解脫」世法不染,出世法不執。 此下六句,說三種二諦,初隨情二諦,次隨智情二諦,結隨智二諦,結上句世出世法俗,下心性真。 [正宗分] ◎釋文 佛土淨是果菩薩淨土行是因 「願聞佛國土淨」前文大千現蓋中,顯佛土殊好不同,以長者久發道心,未修淨土,特現以啟其志,此處啟請已發其機。 「眾生是菩薩佛土」菩薩境智俱亡,無土不土,無所取住,俱為化生而取佛土。界內迷真滯有,稟分段生死,界外迷中道佛性,受變易生死,皆眾生也。 「隨所化至起菩薩根」所化言土之闊狹。調伏為愛策雖殊,皆令成就,取土亦爾,有逼迫妨道,淨國安之,憍奢妨道,穢土調伏,正由眾生惡盡多少,取土不同。何國入佛智者,淨穢之現,為令入佛智慧。起根因眾生受法而入佛慧,觀何根利,即以諸法趣之,聚置一國,六根偏利,佛事不同。 譬喻 「空地,虛空,成就眾生取國」空地喻空不見空,有因緣故名為不空。虛空喻四不可說,故名為空。取國者,眾生為佛國,欲淨之須合空有二法,於空而起慈悲,不可說而說,不可立而立,於有而破執著,說淨穢四土之各殊。「雖知諸佛國,永寂如虛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取國非空」此斥二乘及通教,修但空因,不成淨佛國土。 三心 「直心深心大乘心」略謂觀四諦名直心,離邪曲見故。觀因緣名深心,以觀因緣能除習氣故。發四弘誓名大乘心,於能直能深起悲普濟故。此三心及後六度,皆有世間一相,及四教四相之別,今釋直心,餘可類推,一世間直心者,如心言直,無有欺誑,此凡夫外道事直,理義仍曲,諺云「癡直」。二四教直心「藏」約生滅,離六十二種見之曲,「通」離生滅之曲,「別」離塵沙之曲,「圓」離二邊之曲。此各就當教,修四諦八直之道,是五直心,前四皆權,後一方實。 六度三心如目六度如足若無三心度行不能真實以三心入一切行也再上二約自行八科(注)四無量下科約化他同修淨土因而成就之大道心眾生。卅七品通大通小。回向下三科約指依報。十善兼外凡 以上十七門為橫明修因 「布施至智慧」此六亦如前三心,各有世間及四教五相之別,茲舉其一。世間布施者,即作三品善三品惡等,來往六道現身說法也,如調達之地獄檀是其一相。四教之義如直心文中所釋。 「四無量心至十善」四無量亦五種,一事餘四教也。事生梵天,教出世也,後無作即是無緣,卻如磁之吸鐵,無作而自生作也。四攝,方便,三七道品,回向,但有四教菩薩。四攝權實不同。方便四教各有三種,一自行,二自行化他,三化他。又破法,立法,教他。三七道品,二乘有分。回向四教不同。說除八難之法,有二種不同,界內前二教之難,界外後二教之難。自守不譏,應作四句:一不自守而譏他,二自守不譏他,三自守而譏他,四不自守不譏他。大經云,但內無惡心,必於他有益,非都不譏也。十善則有五,一事,二四教也,有止有行,此言止也。
八科 八科因果-(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化他成就種淨、三七道品-攝小攝大、(回向心、說除八難、守戒不譏)-嚴淨依報、十善-兼利人天 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八難-三惡道、盲聾喑啞、北俱盧洲、世智辯聰、長壽天、佛前佛後 「隨其直心至一切功德淨」什師曰,(略)直心誠心信佛法也。二信立,能發行眾善。三善積,其心轉深。四心深,。棄惡從善曰調伏。心調,能行,故如說行。五如行,善具,故能回向佛道。六向進是方便力也。七方便有三,自行不取相,不取證,善化眾,故成就眾生。八成眾,則三因具,則生淨土。九土淨,土淨眾淨則不說雜法,故說法淨。十受法則具下三淨,則與化主同德,故曰一切清淨也。隋湛然大師曰,此約通十地(略)一、登地見理,離諸曲見名直心。二、二地能遍行名發行。三、三地行解俱進名深心。四、四地能事理俱行,自調調他名調伏。五、五地事理調伏,能如說行。六、六地能於一切善法,回向佛果,用施眾生。七、七地有方便能自行化他。八、八地能道觀雙流,教他調眾。九、九地說法淨,智慧淨,具四十辯才。十、十地即心淨,故一切功德淨。此但言通,再推別圓,其義甚繁,欲知可參各注。 以上豎明修淨土行 「欲得淨土四句」淨土是心之影響,預響順必和聲,欲影端必正形。凡夫生淨土難,菩薩取得淨土更難。 「爾時舍利弗成佛威神至不淨若此」身子未能稱機疑問,必假佛力,方會物心。釋迦獨無淨土,應是為菩薩時,心不清淨,若然,何得成佛,淨心成佛,何得土穢? 「螺髻梵王」至「自在天宮」欲界頂之天王,自在天宮,亦彼天王所感,實非清淨,比諸西方,如乞兒之對帝王。 述見不見之由「心有高下不依佛慧」高下有種種分別,佛慧則眾生平等,垢淨之相,無相間隔。(二金碗一淨一穢淨穢各應其用是用平等被用雖異而是金質是直平等。戒制六比丘喝斥六師默擯車匿仍不失平等乃方便折攝) 設譬 「 共寶器食飯色有異」在器不異,以福多少,舉手向口而色變,佛土不同,方可知耳。 「故示不淨」示其不淨之因,現淨說淨,以明此為不淨耳。 「還復如故」非分不可以久長,而使處之。 「法眼淨」須陀洹始見道迹之名。 「不受諸法」無著之道,於法無染。漏盡九十八結漏既盡,意得解脫,阿羅漢果也。 (上)釋品名 第十方便-[銓名-(「方」智所詣偏方所、「便」善權巧用之能)-(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自行二智)]、{所用-[(破法、破他所執法)-從假入空觀]、[(立法、室內攝受法)-從空入假觀]、(教化眾生攝折令法久住-正道中觀)}、[三業-(此品明六度攝物即心密方便、白衣示種種身即身密方便、託疾興教說種種法口密方法)] ◎釋文 標處及人 「長者」外具十德(一姓貴、二高位、三大富、四威勢、五智深、六年耆、七行無失、八禮備、九上所歎、十下歸敬)名世間長者。內含法身十德(一法王種性中生、二積功累德證無生忍、三萬善法財無不具足、四十力無畏降魔制外、五權實二智無不通達、六久值諸佛觀行淳熟、七三業隨智得三無失、八具佛威儀進止咸益、九諸佛記別歎以誠言、十釋梵所敬下人歸崇)即法身德滿,名出世間長者。 歎十德 「供養諸佛」值多佛,聞廣法,行生理慧,是從佛口中生,故曰法王種性生。 「無生忍」寂滅忍分上中下三,上為如來,中為等覺,下為法雲,中下無明已斷,但有微習,不能牽生,名曰無生忍。金粟如來已得上寂滅忍,不受寂滅忍名者,正為讓佛也。 「勞怨」魔有塵勞之力,能害菩薩智度母善權父,諸善法親,故名勞怨。 「決定大乘」說諸眾生,皆有佛性,經云佛性者大乘也。 「善能思量」先智後作,無差機失。 「心如大海」眾流常入而不增,沃焦常煎而不滅,言無緣大慈,包容一切也。 (附)一、已曾二句,是法王種性,對姓貴。二、得無一句,是積功累德得忍,對位高。三、辯才三句,是三業萬善法財,對大富。四、獲無兩句,是力無謂外用,對威勢。五、深入八句,是二智通達,對智深。六、久於佛道三句,是值佛觀行成熟,對年耆。七、諸有二句,是隨智得三無失,對行無失。八、住佛二句,是其佛威儀,對禮備。九、諸佛一句,是佛歎誠言,對上所歎。弟子二句,是釋梵所敬,對下歸敬。 心密六度益物 「資財無量至攝諸無智」分事理與世出世法兩層,世法與事易知,可如文解,出世與理列左。(一)資財四教法財。貧民七種方便。(二)奉戒,淨名住非持非犯,以方便觀心等攝眾,餘仿此。 道俗分途-(未薰染法常處穢濁-薰染聖法染錙表異)、(貪著假境為我所有-不著世樂)、(妻子大欲-清淨絕欲)、(貪著侍養增多愛緣-獨處自作)、(華麗嚴身敝衣為恥-三衣無飾)、(口腹縱欲殺生傷廉-日中一食淡薄維持生命)、(博弈等娛樂-遠離非處)、(喜樂神鬼奇怪-不習外道學術)、(追求世智博學求聞-急於乘戒) (1)俗事皆生死種子,道法皆斷生死因緣,小乘鈍根只能勉強遠離,大乘利根,處而不著,如蓮不著水,日不著空。(2)一切見敬至誘開童蒙,此指世間正地。入諸婬舍至能立其志,此指世間邪地,在俗方便,均可涉足。 (3)若在長者至令興福力,此指人間。若在梵天至護諸眾生此指天上。一切地位,皆可為之。 身密九事利物 「白衣沙門」即垂迹引歸本,沙門譯名至多,茲取最通行者,曰勤習。此九無言化者,湛然大師注,「密譏出家」,大經云,雖復染衣,心猶未染者,未染四教大乘之法。「密勤在家」何須染服,但令染心,立沙門行,即淨土之因,乃無言而化。此下將上半垂迹,下半歸本。 「異道世典」異道種種外道,世典世間之經史子集。 口密方便垂迹引物歸本 「一切見敬」有彼此二義,一淨觀一切眾生皆菩提相,是故皆敬。二大士為其化主,是福田之上,羅漢尚稱應供,何況淨名。 「居士」有二,一外國居財多少,有上中下居士之名,二此土居家有德,亦曰居士,此處指居財者。 方便現疾 「以其方便現身有疾」疾非實有,故言方便。託疾有四意,一為化國王臣民,誡勸厭樂心生,斷集修道,生同居淨土。二發起顧命參問,各述昔日所呵,折服執之徒,仰慕大乘。三發起菩薩被命,各述昔日被呵,折其方便之滯,同欣圓頓之道。四發起得命文殊,入室論道,開發物心。 「廣為說法」自勸厭離,至勸求得佛身,若非然者,即畏世間,墮於二地。 無常法 「是身無常」攬三事有身,一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目之為「煖」。此中心意,謂之為「識」。諦觀三事悟粗無常,若心在定,見無常理,即入見道。 苦法 「明智不怙」諦觀了了見苦,名為智者。三事無常,無所恃怙。 空法 「聚沫至如電」沫水擊而成,撮之仍水。燄指陽燄,愚悞為水,渴染不了。芭蕉皮葉相裹,虛無實體。幻夢影響,四者易知。餘亦同不贅。此十諭指命煖識。 無我法 「是身如地等」四大假合,而現身相。主我壽人,四名而實一義。 約空與識破我 「是身不實至風力所轉」離我眾生空,離我所法空。無知者,身雖能觸而無知,內雖能知而無觸,自性而求,二俱無能自知。風轉者,妄念心動,身內依風,得有所作,若風道不通,手腳不遂。 作不淨觀 「不淨至合成」初至五句觀生死苦,六七兩句觀病苦,八九兩句觀老苦,十十一兩句觀死苦。毒蛇觀四大,怨賊觀五陰,空聚觀六根。陰界入謂五陰十八界十二入也。 (按)問疾廣為說法以下之科判, 竊擬第一諸仁者,至眾病所集一段,為說無常無我空苦之總綱。第二諸仁者至不怙,為依此苦諦而破我執身見。以下即對此苦諦各舉其喻,是身如聚沫,至為如地一段,是無常設喻。無我如火,至無人如水一段,是空設喻。是身不實,至風力所轉一段,是無我設喻。是身不淨,至陰界諸入所共合成一段,是苦設喻。 凡夫身見苦諦破之-(無常…身是無常至不可信也)、(苦…為苦為惱至所不怙)、(空…是身如聚沫至念念不住)、(無我…是身無主至四大為家) 不淨四想、破欲界結-[(身不淨-不淨二句)、(食不淨-虛偽三句)-生]、[世不可樂-(為灾三句-病)、(丘井二句-老)]、(死-無定二句-死) 五種不淨-種-位-相-體-竟 五陰十喻-[聚沫(真如不守自性)、泡(業因父母緣)、陽燄(三事相續愛染不了)、芭蕉(受胎出胎之假形)、幻(無明所造幻相)]-分喻、[夢(妄想)、影(業力)、響(因緣)、浮雲(念念遷變)、電(生即滅時無有停住)-總喻 四教法身異說-五分為法身亦(偏真空理)(藏)、真智與法性理合為法身亦指(偏真空理)(通)、中道為法身功德智慧為報身法報合為應(別)、不斷煩惱顯法身(圓) 正勸 「當樂佛身」不希二乘,恐斷佛種。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至生如來身」生者顯也。真實者,藏通觀生無生,入偏真理,名真實。別圓觀無量無作,入中道佛性,名真實。不放逸生者,四菩薩慧行觀真,緣事即退,名為放逸,若慧行緣理,心心相續,不捨大悲,名不放逸。 第三弟子品(宴座)(乞貧)(乞富)(說白衣法)(說比丘法)(說法要)(天眼)(講戒)(出家功德)(侍疾) (甚)釋品名 第三-弟子-正明來意-[顯淨名勝智(述昔眾聞於淨名內生極崇想)、令四眾捨小慕大(聞被彈事必發大心)、扶成佛國(罪故不見淨土慕大發心令淨土現前)、折二乘成生蘇教(信心漸轉事等生蘇)、印定成經(因命同聞為佛印定益後眾生)]、[釋弟子義-(十子各有一長助佛宣揚十種教法、淨名呵斥皆為二乘弟子重述扶成佛國品、料簡問疾前後如先遣菩薩則失五百法門)] ◎釋文 默念佛知 「佛知其意」懸鑒託疾之懷,無緣大悲,為眾生病。 初明十弟子初舍利弗 「舍利弗」智慧第一,顯四枯之教,為訶默然,欲令四枯之徒,內心鄙折,慕仰四榮智慧之教。 述由 「宴坐」縮止義,宴之言安,安住根本淨禪,息外塵累。似涅槃法,安置心中,身證想受滅。(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定) (附)金明三藏三乘入滅受想,五處不同,一者根本通明淨禪,二依八背捨觀禪,三依九次第定練禪,四依師子奮迅薰禪,五依超越脩禪。此五有喻,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所謂五位禪也。因繁難述,略舉其初,餘不贅。根本淨禪者,通明觀發,得初禪觀色如沫,二禪如雲,三禪如影,四禪如鏡像。次滅色取空,一心緣空,乃至非想,雖無粗煩惱,而有細煩惱,猶是生死之法。佛弟子知非聖法,即能滅之,亦滅能滅之心,心數法滅,故言滅受想定。身子不依佛慧,超此諸禪,故訶言不必,不必者非必如是也。(一心三觀是趣佛慧) 示真宴坐 「三界現身意」靜處端身歛念,方得入定,於欲界現身意相,身如木石是現身相,心如死灰是現意相,且復使人敬異,何滅之有。 「不起滅定」不起言不生起也,二乘入定,自他無益,無用由於無體。不思議定,有體有相,故能不起滅定,現十界威儀。菩薩隨機,十方現形出沒,斥以不能以誓願薰定,使物機感,良由不見真性,無願度也。 「不捨道法現凡夫事」道在日用平常,即云搬水運柴,無不是道。 「不住內不在外」入定住內,出散在外,入出動散,不名宴寂。 「諸見不動」諸見六十二等,各經論不一,天臺諸師釋,就五蘊而計我有句,(一是我,二離而有我,三蘊大我小,四我大蘊小),何為二十,歷三世為六十,以斷常二見為根本,為六十二。動有四句,動不修道,不動不修,動而修,不動而修。菩薩了知諸見,即是菩提,不取不捨,而修道品,即為最後句意也。 「不斷煩惱入涅槃」貪瞋癡性,具一切法,故不必斷。二乘斷惑入涅槃,似破壁得出。菩薩趣佛慧,不斷而入,猶得通者,壁不能障。此用煩惱以為佛事,名不斷而入。 「默然而止不能加報」默然不解如聾,不能加報如啞。 次目犍連 「大目犍連」目連姓,名拘律陀,文殊問經翻萊菔根,神定第一。 「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此居士乃具德有學,大乘根器之類,否則何以多財不享,而惟學佛之務,有此號者,非如今日之泛也。不當者,什師謂居士智慧利根,應直聞實相,而目犍連未覩人根,依常說法,先以施戒七事,發悟居士。湛師謂目連說析入道藏教法也。今從後說,不當有三,一不當法相,二不當根緣,三不當佛心。法相即空,何用破析,此乘法相。二大乘根緣,忽以小化,此乖機根。三佛為大事因緣現世,茲說不了義,此乖佛心。 「當如法說」當依衍門,捨析之說,而直取體說。法者,無明心生一切法,心及諸法,皆是法性,對大機不必漸次紆曲也。法分世出世,出世又別大小乘,析法對小,體法接大。 眾生空 「法無眾生」八句,迷時悞有四相,法性本淨,畢竟無所有,何有眾生。無奈何有眾垢,此約理性釋。既法無眾生,妄計有眾,故生六十二見垢,若了法性淨,眾垢何立,此約實慧釋。若實慧與理合,即無眾生現眾生,能令眾生離眾生垢,此約方便慧釋。餘三仿此釋法。前後際斷者,前指生死,後指涅槃,中道佛性,此均無之。 (附)覺悟-理(所觀者)、智(能觀者)-(實、權)。 理智冥合依理生智,依智顯理,此條之釋,即按是法,後體法及平等二空,均仿此法。 明體法入法空 「法常寂然」八句,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是大涅槃,不可復滅。離相無緣者,不為妄念智慧所緣。無戲論者,無愛見戲論之法。離諸識故者,性非六七八識,離諸識生死緣起。 平等空 「法無有比」七番,無比無待,絕對待也。非因非緣,非六因四緣十二元等流轉,惑倒皆滅。同法性,隨於如,住實際三句,什師曰,此三同一,因觀時有淺深,故有三名,始見其實謂之如,轉深,謂之性,盡其邊,謂之實際。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此三三昧,亦曰三空,亦曰三解脫。 「好醜至一切觀行」好指涅槃,醜指生死。法過眼耳等,謂超過六根之妄。離一切觀行者,法性不借修證。不住者,經云「過去劫涉入未來劫等」互入 「法相如是」二句,法性之相如上我云,本不可說,若說之已乖其真,況說析而捨體乎。 「無說無示無聞無得」真如法相,無人無我,誰為說示,誰為聞得。且此性理,具四不可說,豈能說得,藏教說能生之因緣,所生之諸法,俱為實有,此生生不可說。通教說能生所生,當體即空,此生不生不可說。別教說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別之事,此不生生不可說。圓教說真如之理,與十界之事無二,次不生不生不可說。凡此只可以以智證,非可言說得真也。所謂「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又曰,「我若與汝說破,汝向後罵我在」。傳意外之言,聞言外之意。 (甲)法別性相-[破假「幻相」-(總)-(眾、我、壽、人)-(別)-(名字、言說、形相、戲論、分別、比對、因緣)]、{顯真「法性」-(別名)-(真如、實相)-(無相、無空、無不空)-[無實(常寂、不生)、無虛(常照、不滅)]} (乙)法之入觀-如如(始見)、法性(轉深)、真際(窮盡) (丙)無所依處-無動搖(空間)、無去來(時間) (丁)借喻其理-順空、隨無相、應無作-(三無漏定) (戊)假幻相顯真相-(離好醜、無增減、無生滅、無所歸、過六根、無高下)-一如平等 又曰「我若與汝說破,汝向後罵我在」傳意外之言,聞言外之意。 「譬如幻人說法」菩薩入如三昧,了知說聽,皆如幻人。雖知不實,方便為說,當見此意以覺之。方便者,指東打西不說兒說。 「善於知見無所罣礙」無種智法眼,故說法有滯。得道種智,故知法無礙,得法眼故,見法無礙。此言始能應病與藥。 「不斷三寶」今說小乘無常入空,令居士斷結入滅,是斷三寶種,不名報恩。 三大迦葉 「大迦葉」此翻為龜,或為飲光,頭陀苦行第一。 「貧里行乞」使貧種福,來生轉報,此其一。苦求涅槃,必易化度,此其二。富者慢恣,難開化故,此其三。上為利他之意。富家門深,乞時稽遲廢業,此其一。造富有名利之嫌,此其二。富者必食甘美,或起染習,此其三。上為自利之計。 真俗平等 「為不食行乞」求涅槃不食之法,須先乞食養身行道,迦葉結漏已盡,食因已亡,七日不食,即入無餘。若為化眾令得不食之果,應貧富俱往。 「壞和合相取揣食」和合集煩惱之具,隨報須受四食,揣食欲界眾生之食法。為破眾和合,使證實相,而尚揣食,不應捨富。 「為不受故」不受亦涅槃之法,不食壞和合不受等,皆指眾方,冀度之如是也。上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總說,此下三番為別說,下之三應字,應次行乞也。 示空有平等 「空聚想入聚落」世間空聚,寂然無相,如是觀塵,則無貧富粗好,愛憎避就。事解人物聚集,名為聚落,理解根為塵識之依集,名聚落也。不空滯有,故內著而外亦著,致有取捨之失。 「所見色與盲等至如智證」盲不見美惡之異,聲惟響聚,香因風氣,味生分別,得漏盡智,身柔軟快樂,而不生著。此等觀之喻。 「知諸法如幻至今則不滅」相依他起,是無自性,自性不有,何有他性。本無何滅,如虹現實無,虹隱非滅。此等觀之理。 示邪正自他平等 「一食施一切」小乘捨八邪入八解,此可思議法喜食也。菩薩以佛會見中道,邪正雙泯,不思義大乘法喜食也。一食施一切,大乘平等施,此誨以貧富俱利之道也。 結成功德 「非有煩惱離煩惱」非有即不見邪見八,非離即不見正見等八,此佛慧之中觀。有煩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非有非離食,法身也。 「入定起定」小乘入定則不食,大士終日定中終日食。小乘入定,入觀緣真,出觀緣俗,還同凡夫,情有去取。 「非住世間」二句,延住世間,法身常絕俗,言住涅槃,現食同人欲。 「無福大小不為益損」上二云菩薩為真實福田,其有施者,皆平等而下佛種,以平等心施平等人,則得平等報,故福無大小也。下二云菩薩不以分別心視眾,有所取捨,而加益損。 四須菩提 「須菩提」此云善吉,亦云空生,出家見空得道,解空第一。 「入其舍乞食」尊者乞食,亦與迦葉正異,乞則捨貧就富,以化他論貧人困乏,常憂不足,慈心無諍將獲彼意,富家盈豐,乞不為損,而無惱他之失。貧者弊於貧乏,易可開化,遇緣即發,不足為憂,富者貪憍難化,自非乞食,無由開曉。以自行論,尊者行空三昧,不畏門深難求,若遇美食,空無分別,不起染習。至維摩舍者,自恃解空,無所彈訶。 「取鉢盛滿」不與而呵,恐舍吝惜。下分敬悲二田問! 明敬田 「食等」無分富貧乞。(先以敬田問。) 「法等」無分難易化,空有不漏。 集諦「不斷亦不俱」知集諦而斷曰不俱,觀集諦如虛空,故不斷亦不俱。斷者,離而不染之意。(如逢場作戲,情非實發。) 苦諦「不壞身隨一相」五蘊合身,苦厄依之,二乘觀苦析蘊,即壞身相。菩薩直照五蘊諸苦,其性本空,不須分析,知空有同一相也。(如觀波即是水,水即是波也。) 道諦 「不滅癡愛起於明脫」癡愛乃七識本具煩惱,二乘除八邪入八正,起三明,入八解,是有作道諦。以佛慧觀,非明非闇,不相妨礙,顯出菩提,是於非道,顯出佛道。(如觀食色電劇,雖就愛樂,而了知是假,不被纏縛。) 滅諦「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解脫指涅槃,二乘明五逆尚不得出家受戒,況言解脫。圓教可就五逆相,亦能得其解脫,此非深澈諸法同一實相者,不能如是,逆能縛而不縛,一切法亦非解,此人法二執俱空境界。(如丹霞燒佛之類。) 「不見四諦至非不聖人」此文四叠,辯四諦實權之意。不見諦凡夫,見諦二乘,大乘見而不見,不著相也。果為所證之位,大乘明實相,得而知無得也。諦為因,果為果。此研修與證也。非凡夫二句,映不見諦二句,非聖人二句,應非得果二句。皆空不著相,中而不偏。 不見四諦結非敬田 「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此上句最宜著眼,今之不善解者,空談離相,而毫無所成,是為頑空,大可悲也。 明悲田 「不見佛不聞法」三藏教明,不見王宮丈六之佛,不聞生滅四諦之法,別有師受,雖有禪定神通,皆是外道,今善吉不見三身四德之佛,不聞衍教三種四諦之法,即是不見佛,不聞法。(次以悲田問) 福田-敬(聖人)-[通稱-大小三賢十聖、比較-(十諦聖慧凡夫、小乘偏空凡夫、無聞具縛凡夫)]、悲(無外惡趣) 理事五逆-(事-殺父母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眾)、理(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微細習氣為「阿羅漢」、前七轉識名「佛身血」、異相陰和合名為「僧」) 四種四諦-(集、苦、道、滅)-(生滅、無生、無量、無作) 舉邪見六師 「富蘭那迦葉」說一切法皆不生滅,是斷滅性空。 「末伽梨拘賒梨子」說眾生苦樂,自然而爾,無因無緣。 「刪闍夜毗羅胝子」說道不須求,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說今身並受苦,後身常樂,故弊衣拔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 「迦羅鳩馱迦旃延」說諸法亦有亦無。 「尼犍陀若提子」說罪福前定,雖修道不能改。 (按)外道六師,其說與佛各有相似處,富蘭那之無生無滅,無生即不有,無滅即不無,似佛非有非無門。末伽梨之一切自然,似佛空門。又外道有一切智,見心分明,辯說無盡,難不可屈,未得禪定,則無神力。若得禪定,因發神通,與聖不殊,未達四韋陀,則與各術多滯。若讀四韋陀,則有慧有聞,一切世間,敬之如佛。以彼不入中道,偏邊曰邪,然邪正之間極微,不能明辯,易為混淆。 (按)羅漢亦分多種,三藏未盡,與邪相似。若僅修三種念處,與外道三種相似,彼三是邪,此三豈正。 (附)福田-[(敬田-聖人)、(悲田-魔外惡趣)]-大士二問-(初多通圓、後多別圓) 聖人者,雖大小均稱三賢十聖亦稱,然從比較上,惟佛一人稱聖,餘皆曰凡。十地名聖慧凡夫,二乘是中道理以外者,益是凡夫,未聞法之人,不覺不求解脫,故名具縛凡夫。 須菩提於四諦法,只解生滅,不解餘三。且於三諦,由滯於空,不見中道,取食之意,欲以聖者敬田而往,故大士問以聖法不知,謂宜從悲田而取。(附)三念處-(性)緣無生空理斷煩惱-慧解脫羅漢、(共)由性念得三明六通-俱解脫羅漢、(緣)由三藏經而悟達者-無礙解脫羅漢 (附)六師三種-一切智(似羅漢慧)、神通(似羅漢俱)、四韋陀(四羅漢無礙) 須菩提持空而來,大士恐其自謂斷結見真,故取六師三種為折。以其心行理外,不解無作四諦,故以邪見呵之。此節文義深奧,解者不一什師肇師皆順經文,從逆談而顯實相,湛師則圓融經文,而從順釋。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此假借而呵之,汝神通智慧,或從六師所學,六師在前,善吉生後,彼地之學,惟佛及六師,更無他師,既不見佛聞法,當從六師所受。 「彼墮隨墮」邪見仍墮生死,若惬俱墮,同是悲田,我食乃施悲田。 非殺賊 「入諸邪見至不得無難」此下皆呵非殺賊,非應供,非無生。 (附)羅漢義-殺賊、應供、無生 凡夫起六十二見著有,二乘斷六十二見著空,皆落二邊,不入中道,故曰邪見。與之,是度三界見惑彼岸,奪之,正是三界外見惑,迷中著空,不到「別」見彼岸。 (附)界外住理八難-(見修無學等三惡道,不發大心成佛,菩薩不畏五逆因,三惡果,但畏生二乘心。)、(四諦之滅,聲聞證之,等北俱廬洲定壽。)、(二乘淨天,不歸第一義天,等長壽天。)、(入觀見真,出緣俗,不見中理,等佛前佛後。)、(雖得通,不見十界色如盲,不聞十界聲如聾,不能一音隨類得解如啞。) 非應供補解-(汝得,自以為得也)、(無諍三昧,空人我四相,自然無諍。)、(眾生亦得,從「相」論,眾無觀練薰修之功是不得,須提有是得,得與不得,是著相有爭,若從「性」論,眾生之定,本屬性具,與汝同等。)、(不名福田,有得與不得之見,諍相宛然,不足稱為福田,性具皆得,誰為福田。再眾具三界內之見思塵沙,如具界外之見思塵沙,誰為福田。)、(墮三惡道,除理三惡道外,事亦有之,供養小乘,後縱發心,不信大乘,謗正法輪,故墮。) 八難正障見道,聲聞有此,則不得入,菩薩有此,能住用正觀,即得無難,是從非道,通達佛性。善吉雖離界內八難,尚住界外八難,障見中道,豈得無作見道彼岸。 「同於煩惱離清淨法」善吉具有變易煩惱,心與此合,故言同於煩惱。凡夫具惑,遇緣猶求清淨法,二乘執證不求,心迷中道,是離清淨法也。上四呵有見惑,下二呵有思惑,故非殺賊。 非應供 「汝得無諍三昧至墮三惡道」無諍三昧者,以其解空彼我俱忘,不惱眾生,亦能令眾不起煩惱也。金剛經佛說我是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阿羅漢。一切眾生亦得是定,既知解空,自與眾生性同常一,金經曾云不作是念,是無所得,今既為得此定,是眾生亦有此定也。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眾汝性同,眾汝性同,眾具見思塵沙,汝亦如是,誰為福田,誰為種者。供養汝者,墮三惡道者,供養小乘,人天報竟,遇緣還發小乘之業,見修無學,喻界外之三惡道。 非無生 「為與眾魔共一手至等無有異」一手者,今言同一作風也,勞侶者,塵勞侶伴,於自行俱樂生死,只分界內外之不同,於化他如大品說,菩薩行般若,魔來教云,汝何不學須陀洹乃至辟支佛,今謂二乘教眾,亦行己法。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至終不得滅」湛師云二乘自免,不濟眾生,恣其輪迴,怨之大矣,如犯王法,有力不救。佛無生死病患,言有增謗,佛身常住,言無損謗,是謂謗佛。若定說有作之法,即毀無作之法,是謂毀法,此三名大惡業,受變易生死,何名不生。無羅漢三義,與魔外何異。(按)愚謂於一切眾生至終不得滅一段,若直順文義講亦可,上文既言與魔無異,而下之諸惡,自是魔應作者。此處乃可取食,是謂悲田。 「便置鉢欲出其舍」既不成敬田,亦不甘是悲田。 安慰 「寧有懼不」懼其迷悶難對,而慚以對人,如係化人,則無所懼慚,以其空不實也。 重辯安慰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 (附)諸法-[(相、名、分別、正智)-依他起性]、(分別-徧計所執性)、[(正智、真如)-圓成實性] 五法惟真如為真實,空諸一切,餘皆幻妄,大士之呵斥,亦是依他徧計,如幻如化,善吉之懼,益是法執著相,既解真空,不應迷惘,有所懼也。 破法執 「一切言說至不著文字」言語文字,皆是相名分別,乃依他徧計幻化,執著豈是智者。解釋仍寓呵意,善吉恃空而來,是有法執也。大士雖說出種種言語,迷惘而懼,不解諸法如幻,亦法執也。 「文字性離」不在四句推檢,即字是性,性本不有。(附)有為不生-自不生(不由自因)如夢中之蜨蜨不自生自生無夢、他不生(不由他因)夢蜨不由夢由夢則夢夢皆蜨、俱不生(自他二因)自他各無生因何無因何由而生、無不生(無自他因)若無自他則如虛空空何不常蜨 「無有文字至則諸法也」悟文字性空,即是解脫,即文字而悟解脫,文字即解脫相,何得於解脫而生驚懼。 五滿願子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華言善知識,此是姓,彌多羅尼華言滿願,是其母名,子云滿願之子,因母立名,說法第一。 一呵不觀本心 「當先入定觀此人心」大乘法身以上,得無礙真心,心智寂然,未嘗不定,不假推求,萬事並照。小乘不能常定,在定則見,出定不知。又外道定,凡夫外道他心定,三藏慧解脫定,俱解脫定,通教慧解脫定,俱解脫定,以上六定,止知他心之念,不能見他根緣,為別圓等定,能知心所念及諸根緣。知心是他心智,知根是道種智,別教始有,通教尚無。此處言觀心者,知根先因知心也。 「穢食寶器」穢食喻小乘法,猶帶塵沙無明之穢。寶器喻大乘菩提心也。 二呵不觀心念(習因) 「琉璃水精」以真假喻大小乘,琉璃究為何物待考。 三呵不觀根源 「無得發起」意謂諸新比丘,皆是大乘根源,而以小乘法發起其心,不但無得,且如下文傷之,壞大乘根源也。小乘厭苦大乘不疲不厭教其厭則害慈悲根緣。 四呵不知觀所欲 「欲行大道」根欲性開十力中三力也。根是過去,欲是現在,性是將來。大論云,欲名隨緣而起,性名深心為事。若過去善根牢固成就,今生對緣則起,此是因性成欲,若過去善根未牢,今生遇緣起欲,數習成性,性以不改為義,呵不知欲,即兼得性。 正結過 「中忘此意」問往昔善根,定失不失,答,雖忘不失,經言一句染神,彌劫不朽。 譬顯結 「猶如盲人」二乘但有肉天慧眼,無法眼不見根緣,無佛眼不見佛性。二乘之肉天慧所見,亦與佛菩薩之肉天慧所見不同。總上比較,故曰如盲。 淨名入定 「令此比丘自識宿命」大士以三昧力加之。 「稽首禮維摩詰足」湛然祖師曰,「入道恩深,碎身莫報,此諸比丘,方行大道,豈存小儀」。大寶積經,文殊為妙慧童女作禮,按此等處,皆是重法,是禮其法,非禮其人也。 六迦旃延 「摩訶迦旃延」此姓也,從姓立名,華譯不定,堅剩,文飾等,未知以何確正,論義第一。 「略說法要」此有四句,一名略義廣,如總說無常等五行,而加種種解釋是。二名廣義略,如具說四諦之十六行相,不分別解釋是。三名義俱廣,差別相分苦有四,加以種種譬解是。四名義俱略,若總說苦諦,不多解釋是。略說雖不知何種,但絕第三。法要,如說三脫門,不但攝此五行,且攝諸法。(名、義)-(略、廣) 「敷演其義」迦旃延是分別佛語第一,佛既略說,尊者廣開其義。(按)廣略四句,因根而發,失旨則不契,此廣略之機也。再名略而含多義者,廣演所采,必知原說者之旨,更須識聽說者之根,為其廣演,方不違雙方授受。如僅舉四諦名,是略說,惟四諦有四種不同,設為廣演,錯采亦失旨不契,此又廣略之機也。迦旃延敷衍其義,當係第二種之失,觀下經文可知也。 「無常至寂滅」五義。上四即以廣名之式說苦諦,下一即以略名說滅諦。苦即世間果,其因為集,滅即出世果,其因為道,此說四諦法也。但四諦有藏生滅,通無生,別無量,圓無作等,四種之不同,采用須視契機,或采一用,或分先後並用,權變無方。 苦世法滅出世法已包一切法但提其綱故約略 訶能說心非 「生滅心行」心者惑相所生,行者造用之名,心行生起,則有生滅,是謂生滅心行。又入觀心亡是滅,出觀心起是生,是謂生滅心行。是生滅心行所解,只是生滅相,所說只是生滅法,實相不生不滅,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故不相應。 呵所說法非 「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藏以生滅為無常,大乘中道,常與無常俱遣,故如是說。四句檢生不得,即無有滅,生滅是無常,不生滅是常,此是粗細之「相」。四句檢即無生滅,何有常與無常,此是無常「義」。準上所釋,謂不生滅中,常與無常,皆不可得,此以無生說也。常依生滅之相而名,無生滅相,常名何依。 「五受陰至是苦義」有漏五陰,染受生死,明知受陰。小乘以受陰起,則眾苦生,只是苦相。大乘通達受陰皆空,誰生苦者,是謂苦義。 「於我至是我義」小乘以為為累,尊於無我,只是析破我相。大乘明本無我及無我,我既不有,何有無我,是無我義。無二者,此二皆無性,無性之性,真無我義。 「法木不然至是寂滅義」然熾然也,小乘以有還無,為滅只是滅相,大乘明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不可復滅。本來無有生死煩惱,今則無因滅果滅之滅諦涅槃,若見生滅真空之理,是真滅義。(按)佛初略說二諦,尊者以生滅藏教演之,是不解佛意,不契諸比丘根,大士以大乘無生法接之,故語與生滅法異,實則尊者,法非有誤,失在不識機耳。 1性體不生不滅,事相生滅無常,欲令眾生見體,先使覺事相生滅之無常,誘其漸進,是為不生滅之體,而說無常之相,此義理也。 2世尊說諸法無常,正欲祛眾生生滅悞常,使悟此體常之理。若生滅悞常之迷情破,則諸法不生滅之體現,此如來說無常義也。 凡夫迷惑一切不覺-(昧生滅事相希常、昧陰受事相忽苦、昧萬法相假是空、昧蘊大假合為我、昧本性清淨寂滅)-(事相義體皆不明了、佛啟其悟先說事相) 二乘聞法半覺-(生滅是無常、因受起是苦、觀緣起析空、析陰大無我、有還無為滅)-(已明事相是為偏執、應再進求明澈義理) ◎釋義體略語列後 說法-[事相-(五根對、止此偏)-方便說]、[義理-意根對、止此偏-方便說]-合圓說真 靜日與光俱煖 動電影與鏡片俱寂 大小乘-[生滅法(小機)-(相、假)]、[無生法(大機)-(體、空)]-無常五句-(生滅為無常、受陰起是苦、觀緣起析空、析蘊大無我、有還無為滅)、(互依不二、中道得實)-淨名解、不生滅五句 (注)被呵大體*是說事相,非是說義體,著相失體 略廣-(名、義)-(略、廣) 法要-世間-苦果-(無常、苦、空、無我)、出世-[(滅果-寂滅)、道因] 「心得解脫」體法入空,轉變煩惱之束縛也。 七阿那律 「阿那律」華譯如意或無貧,天眼第一。 「梵王嚴淨至天眼所見」世界之主,統御大千,報得天眼,亦見大千。 「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大論云,大羅漢天眼唯見小千,大辟支佛見百佛世界,諸佛如來,見一切佛土。那律羅漢,能見大千,故稱第一。又梵王天眼,於自住處,則見大千,見亦總相,而不分明,諸阿羅漢,雖見小千,隨處可見,且是別相,且得分明。 「為作相耶無作相耶」羅漢功德有二,一有為即十智、三三昧,三明六通,二無為即三界見思斷處,無生無滅。 「假使作相至不應有見」淨禪天眼,皆生滅作用,是有為,同凡夫見聞之境。無為即法身之相,豈容見聞遠近。 「不以二相」諸說不一,有謂色之精粗者,有謂淨穢者,動寂者,眼色者等。湛師釋不同梵王外道有為作相,不同二乘無為偏真,冥然無見。中道真天眼,非二諦之相。今取證理見十方土,及十界粗細之色,名曰佛天眼,圓見三諦無二,名曰佛眼。 八優波離 「優波離」此云上首,持戒秉律,若不專念,明識輕重,則多有所犯,行事僻謬,故佛教以清旦常修六念,故得持律之上,持律第一。 「有二比丘犯律行」有師曾見經云,略謂一比丘露臥,采薪女見,盜行非法,比丘覺疑犯初重。又一比丘瞋此女,欲打,怖走墮坑死,疑懼犯殺。 「如法解說」依律判斷,決其輕重,示其悔法。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罪從心生,還從心滅,觀心不得,罪相何依,是直除滅,不擾其心。又懺罪有三,一作法,滅違無作罪,依毘尼門,二觀相,滅性罪,依定門,三觀無生,滅妄想罪,依慧門。又作法紛動,廢修禪定,障入無生,是擾其心,觀相心動,則心水不清,珠豈得現,亦是擾心,觀無生能除根本妄惑之罪,如拔樹根,枝葉自滅。普賢觀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又問,諸經說懺,何能不須作法,答曰,鈍根造罪心重,懺罪心輕,故令慚愧怖畏,作法取相,利根觀心,憂悔不起,罪本自滅,名直除滅。大論云,「若人罪能悔,悔己莫復憂,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 「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內指心,外指境,中間云心境共生。內是自性,若是罪,未對境時,常應有罪?境是他性,他罪何關於己?共生罪則自他兩罪並生,如人伐草木,人與草木應共有罪,若謂中間之刀有罪,即與兩間無之。又有釋內根外塵中識者。 佛語之證 「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著相為垢,能空為淨。 「不出於如」如者不殊也。法也,本相也。 因成假 「妄想是垢至不取我是淨」想、心、見、三倒,扶心王起,則有一切諸行罪惡,名之謂垢。能了三倒,不自他共無因,即無生無滅,無心無罪。 相續假,相待假 「諸法不相待」前心不待後心生竟,然後滅也。(念一切髮皆名犯戒)(知妄想生一切不取乃名善解) 九羅睺羅 「羅睺羅」亦云羅云,此云覆障,密行第一。威儀細行,他人不知,我知能行故云密。依天臺之義,密有大小之別,微細之護持,小乘之意,圓頓妙戒,菩薩之法。 「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湛師謂說違者有三,一說利便是自顯,便不為密。二歎小乘出家狹劣功德,不契長者子大乘根緣。三說形服出家,障礙諸長子進道。 淨五眼-淨肉眼(圓觀三諦觀俗粗境破諸惡業)、淨天眼(觀俗諦細境破諸亂心)、淨慧眼(觀真諦破界內惑)、淨法眼(觀界內外俗諦破塵沙無知)、淨佛眼(觀中雙照圓除無明) 出家有三-[世俗家(凡夫)、三界家(羅漢)、五蘊家(菩薩)]-出家功德經 出家四句-(形心俱不生、形出心不出、形不出心出、形心俱出) 四魔-煩惱、五陰、死、天子 「無利無功德至無利無功德」凡夫出世俗家,小乘出三界家,大乘圓頓出無明家。小對淨妙法身,為有為法,以有界可出,生死可了,故可說「有」利「有」功德,大乘圓頓,證真空理,為無為法,真如實相,一法不立,何有功德。 大乘出家功德 「彼此中間」小乘以涅槃為彼岸,生死為此岸,煩惱為中流。大乘能照破無明,佛性顯露,名真無為,不落二邊,亦不居中,無煩惱菩提,生死涅槃,更無功德可言。 「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不著有無常及無常等諸見。無生滅去來諸相,即是處於涅槃。又若觀中道,即見佛性,知住本來涅槃。 降眾魔自行化他是出家 「降伏諸魔」四魔八魔等,得菩薩破煩惱,法性身破五陰,上二俱破死魔,得不動三昧,破天子魔。界內常等四,界外無常等四,皆謂之魔。 「度五道」慈悲而生五道,同事說法度之。 「離眾雜惡」界內外諸惡,自離亦令他離,至於純淨。 摧外道自行化他是出家 「摧諸外道」佛教以外者故固,即界外落二邊者,亦同外道,何者,心行理外,無非外道,摧令入中,化他成就。 「超越假名出淤泥」生死涅槃假名也,界內外諸惑喻淤泥也。 「無繫著至離眾過」繫是業,著是愛。不見內外有我我所,二執若破,則無所受,亦無受者。多求不足,心有所住,則憂苦生而擾亂。「以上為自度」。以喜覺支喜無量心,加被來學,使不退轉,是內懷喜獲彼意,隨禪觀機,審法獎意,畫界內外一切眾生,無有損他根源之過,並令眾生能離界內外之過,是隨禪定離眾過。「以上為度他」。 按降魔一段,不度五道等是在家,摧外一段,假名淤泥等是在家,而必化他者,方合人天師之義也。 「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出家應具四句:一、行心俱不出,二、形出心不出,三、形不出心出,四、形心俱出。形指相服等,心指無為二死。 出五蘊家,自必受具足戒,具菩提心,如發無上等覺心,菩提心,道共戒,同具足耳。 十阿難 「阿難」此云歡喜,佛之從弟,多聞第一。 「大婆羅門家門下立」小家恐乳不便。 「諸惡已斷眾善普會」惡盡斷則無苦果,善普會究竟常樂。 「聞此粗言」麤言雙指,阿難不解斯理,言佛有疾,是謗佛粗語。外道謂佛行善猶粗,樂果不滿,尚有疾惱,因以出謗佛粗語,而信阿難粗言也。 「不墮諸數」諸數指有為諸法數,即無二種陰入法數。因五入十二界十八,此三科皆有合數,亦有果報乘除。 「昧生滅事相希常 昧陰受事相希樂」 此品大意-斥小歎大、(華嚴以策進行人至於佛地為宗,故就他之益己者以明)、(此經以攝受眾生淨乎佛國為宗,故就自之益他者以明) 二德滿足-(智)本具「了因」至圓佛果照了一切事理者即「菩提」常樂、(斷)本具「緣因」至足佛果斷盡一切妄惑者即「涅槃」無苦 金剛義-(體)堅「不變法身」、(實際)「斷德解脫」、(用)利「智德般若」 枝末-見惑-三界-見一處住地、思惑-(欲界-欲愛住地、色界-色愛住地、無色界-有愛住地) 根本-三界-無明住地 (深)釋品名 第四菩薩品(補處)(從何來)(大施會) 第四菩薩-{正明來意-[顯淨名勝智、彈偏褒圓(本同權實故為沒用如槌砧器喻)、扶成佛國(偏小皆不見淨土繼前品呵之)、折方便菩薩(折師轉弟令慕圓極)、印定成經]}、{釋菩薩義-[表開(彈彌勒一向偏真說眾生即菩提相)、表示(彈光嚴一切諸行皆是道場)、表悟(呵持世佛魔一如善惡融通)、表入(呵善德悲敬無差明法施會) ◎釋文 初彌勒 「彌勒」慈氏之意,名阿逸多無能之義,何者是姓是名,必考梵文乃準。一生補處,餘一品無明及習氣,後生閻浮證果。一生對照三祇 「不退轉地之行」四教各三,即位行念也。見理是不退位,住理不動,能生眾善,喻之如地。天人耽染天樂,無心修證,福盡當墮,必修證住位,分證菩提,得道不退,福報始不退墮。菩提覺也,圓覺之義,別無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何有退不退階級等,此彌勒猶是滯泥方便,說漸次之教。 約三世析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至亦老亦滅」意是彌勒以謂自得菩提,故以受記不退,而教諸天不退。藏教謂三世是有,過去雖去,善法不滅,未來未有,時至則起,現在在心。一直剎那遷流,何有三世,已滅,未來,不住,是皆無生少存,既無三世,更無有生,於何得記。四相住本不有,方便說住,故說三相,老即異也,明三相同時,破一期執。知幻即離,別無方便,亦無漸次,何有不退轉地。 生析 「無生即是正位」正位即實相常定,因緣生滅非真實,無生乃常定。無生三教知有深淺,有得入未入,未入授記皆非決定。未得無生,希求攀緣,如動水渾珠,皆屬有為,而不相應,通別息無生求,可入圓生記位,若圓知無生位無授記,不起心求,則心水澄清。 真如析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如謂真如,生為如如之智,常照非生。滅是如如之理,常寂非滅。又如有智斷二德,智從如生而不離如,是如生之智,見如惑滅滅不離如,是如滅之斷。如體非生非滅,何有智斷。 析菩提涅槃 「一切眾生即菩提相」眾生煩惱如菩提如,不二不異。眾生即菩提相,如無自生,不得更有果上智滿菩提之可記。意真如不生,即無智德,故不得記。 「即涅槃相」如既不異,二俱滅度,真如不滅,即無斷德,故不得大涅槃記。 「誘諸天子」無果令求果記,是則妄誘其心,大論云,佛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初雖誘度,至實須廢。實即無所記,以記引之,是取漸不說實也。 先得不退-[位不退(破見思惑)、行不退(破塵沙惑)、念不退(破無明惑)]-後得補處 二德兼明-修德漸頓(漸如鈔頓如印)、性德一如(望晦月體)本無生滅 淨名慈氏之別-[漸橫進「如入大城尋人」經時、經位、不退、補處(畏)]、[頓豎進「如從高空察地」直搗性體無生死涅槃(易) 約三世析-時無生滅(虛空不變)故無三世如空中鳥跡、身相無生-相無實體故不是生只是變幻、三相從緣無有自性名剎那無生滅、偈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 無生析-正位即實際理地、正位中有授記菩提(月圓求圓未睡求醒)、正位有受及菩提(即是生義當有滅便非正位矣) 真如析-如生指智生起智本具非生、如滅指理寂滅理本具非滅 一生受記-(菩提、涅槃)-[(事修、理具)-(貧人藏珠)]-[拙示(試驗)、巧示(難信)] 三種菩提-真性(如如本體)、實智(自受用)、方便(他受用) 「捨於分別菩提之見」狂心即歇,歇即菩提,不退轉位,是漸次分別,分別即狂。 「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及不以身心得也。 廣說真菩提二十五番實相「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本自不生,今則不滅,若執四教相,故有一切煩惱生死紛動。 「不觀四句」不觀不作觀想,離緣離諸法緣,不行即不動,無念無念一切法。 明斷德菩提 「斷是菩提至無貪著故」斷指諸惑,捨指起菩提見,離指四教觀行,障方便教之誓願,不入指諸塵。 廣明智斷 不二不合二者皆屬斷德 「順是菩提至離煩惱習故」順,隨順中道真如。住,常住不變。至,至實際理地。不二,無方便及一切法,意多分別故二。等,平等一如。無為,無造作諸妄,則無四相。知,大智慧聚,知他心。不會,智照根塵不會合。不合,使煩惱解脫,離元品習氣。 即不可以身心得 「無處是菩提至諸法等故」無處,處指色身,圓教不似偏教智依色身。假名,心是假名。如化,菩提性具,本非識心,猶如化入無心。無亂,一切塵緣攪不能亂。善寂,智即真如,名善,照無動念名寂。無取,諸法皆空,心無取著。無異,萬法一如,並無對待。 不思議結成 「無比四句」真如智慧斷德,皆不思議,無法取喻,難測其妙,合上二十五句,皆以圓頓了義釋成三菩提,謂真性實智方便也。如歸圓滿菩提,安有階級漸次,豈有不轉可言。 「光嚴童子」在家法身大士,位居補處。光分三種,一色光,如定中所觀之光,二心光,智慧光明,藏通別有之,三第一義光,非色心光,經云,光明者,即第一義諦,圓教明之。嚴者福智二嚴。童子者,童真不染之義。 「出入城至從道場來」問有問難之意,問時即以城表一乘寂滅場地。光意法身無住,自出非出,淨名以盡法界為一乘寂滅場,不必因圓果滿之菩提樹下。藏以菩提樹草座,通以天衣座,成佛之處為道場。別以七寶座界外惑盡為道場。圓以虛空蓮花為座是道場。大小感見不同。 道場-[起事-(三心、六度、四無量心、神通及道品)-萬行道場]、[觀理-(四諦、十二因緣、煩惱、眾生一切法)-諸法道場]、[向果-(降魔、三界、獅子吼、十力一切法)-水月道場 初約四心 「直心是道場至無錯謬故」直心即入一實諦,直者正也,得無作八正道,即是直心,八正亦名八直行。發行具發萬行,如破諸惡業,顯諸法門。深心者事理求澈底也,如四願必曰無邊無上,十願必曰不疲不厭。菩提心即上求下化,如無此則無標準,或流入聲緣,或墮入魔外。古有以住行向地四十心,別此四種者,似不契淨名圓頓之說,蓋圓教初住能坐道場,轉法輪也,見真名直,發行是廣,流入是深,此深廣心,菩薩得之,無緣慈悲,無作弘誓,如磁吸鐵,即真菩提。 次約六度 「布施是道場至現見諸法故」六度除六蔽,而顯法身,故曰道場。不望報,三輪空心土願。得願具,法依戒住,戒德全,諸法備。於諸眾生心無礙,順而不擾,兩得其安。不懈退,由心不起,與法身相應,定至寶所。心調柔,不動不亂,長養聖胎,成等正覺。現見諸法,破無明,顯現量,不思量,照了諸法。 四無量心 「慈是道場至憎愛斷故」諸佛成佛,為利樂眾生,故平等慈。諸佛出世,專為救世,故平等悲。諸佛見眾生善則喜,若能出佛世成佛則大喜。諸佛以無緣慈悲法喜,而無法非法相,故行大捨。前三曰真慈,真悲,真喜等法身,後一曰真虛空法身。菩薩行之,即與諸佛同體。 「神通是道場至攝眾生故」解脫背捨,八解脫亦曰八背捨,觀八色流光之法,乃小乘門。菩薩修二十五三昧,除二十五有罪垢煩惱,顯出真性。四攝,亦是根器行之,上者與以法施,法語安慰,法利。下者與以財施,輭語,俗利。同事惡者誘其善,善者增進其至善也。 「多聞至諸法空故」多聞如行,聞佛行佛。伏心正觀,降伏妄心,正觀三諦。緣起十二因緣也,此為生死大海,茫茫無盡,佛諸波羅蜜,為無盡故。煩惱實性,即是佛性,皆畢竟空。觀眾生無眾生相,能空四相,即是菩提。萬法實性皆空,法本是空,非滅始空,真空之理。 「降魔是道場至無所畏故」魔佛一如,與煩惱菩提等,不守如體,別起知見,以不順己,則擾害之,降非與之鬥爭,但如如不動,魔即自消。不離三界,不著三界,明見不實,遊而化度,非業果所趣。獅子吼,明決定說,以智澈照機理,令聞者發心。 「力無畏不共法至成就一切智故」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皆是佛果之法,自行無失,化他得宜。見中道理,即能雙照二諦,破法界無明,真智顯現。 「住於佛法矣」即無一而非佛法,所謂翠竹黃花,無非般若,運水搬柴,皆是佛法也。 「持世菩薩」領憶不忘名持,世以隔別為義,持三世惡業不生,善業不失。持有五種,四教各有,今言圓教五持,一、遮持,得實相真明,能遮法界煩惱生死苦報。二、總持,萬行二利功德,無有漏失。三、聞持,十方佛法、十界言辭,一聞便憶。四、住持,住持十方佛法,興隆不絕。五、任持,無緣大慈,荷負一切,保任不捨。 「波旬」此翻殺者,常欲斷人慧命,第六天主魔王也。 「我意謂是帝釋」知魔以修證深淺而異,有能伏能降之
日期類型出版日期
日期2006
著作者李炳南
貢獻者-名稱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
數量單位別
數量1
出版者青蓮出版社
主題佛學類_講經類
型式文字
關聯性
數位檔案連結第三冊-講經表解下-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筆記.pdf
第三冊-講經表解下-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筆記(打字檔).pdf
典藏單位名稱臺中市佛教蓮社
嵌入語法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