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副系列》 -
全宗號 | 1 |
系列號 | 01 |
副系列號 | 13 |
副副系列號 | 004 |
副副系列名 | 吟誦常則 |
使用限制 | 不得作為商業使用,僅提供公開瀏覽、查詢、下載,但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其著作。 |
描述-摘要 | 李炳南撰〈吟詩介言〉一、詩屬韻文,作固有方,誦亦有則,故兩皆有其道也。三百篇詩,為一時期,格局頗為複雜,聲韻今多變轉。雖有音韻詩經,無人傳授,早失讀法,格局後已不習。二、漢魏六朝,為一時期,格局由繁化簡,多尚五言。然於聲韻,頗有發明,分口具之七音為等韻,分發出之四聲為廣韻。潘氏次耕曰:「後世讀字,失其本音。」音既不正,韻復不協,而樂府徒存其書,唱作久無傳人,故今學之者少。三、詩至於唐,為一大變,亦為盛極之時,難再與爭,遂致宋變為詞,而元變為曲。然凡習詩者,迄於近代,仍宗乎唐,雖不能至,而其矩矱,未嘗離焉。觀夫學府授課,結社唱和,皆依唐體,故只採唐詩習吟之! |
描述-目次 | 吟詩介言、吟法說明、五絕仄起首句不入韻式(勞勞亭、登鸛雀樓、相思)、五絕仄起首句入韻式(塞下曲、哥舒歌、平蕃曲)、五絕平起首句不入韻式(山中送別、宿建德江、別東林寺僧)、五絕平起首句入韻式(汾上驚秋、婕妤怨、勸酒)、七絕仄起首句不入韻式(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夜上受降城聞笛、九華樓晴望)、七絕仄起首句入韻式(芙蓉樓送辛漸、望廬山瀑布、楓橋夜泊)、七絕平起首句不入韻式(石頭城、江南逢李龜年、法雄寺東樓)、七絕平起首句入韻式(早發白帝城、出塞、涼州詞)、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韻式(渡荊門送別、早寒江上有懷、春望)、五律仄起首句入韻式(月夜憶舍弟、尋雍尊師隱居、觀獵)、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韻式(山居秋暝、秋登宣城謝脁北樓、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五律平起首句入韻式(題玄武禪師屋壁、夏日浮舟過滕逸人別業、題薦福寺衡嶽〔日*東〕師房)、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韻式(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幽州新歲作)、七律仄起首句入韻式(西塞山懷古、登樓、籌筆驛)、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韻式(秋日東郊作、客至、寄李儋元錫)、七律平起首句入韻式(行經華陰、返照、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古調五七律各一首(聽蜀僧濬彈琴、黃鶴樓)、五言古一韻(羌村)、七言古換韻(古從軍行)、雜言換韻(將進酒)、古文二篇(散文─五柳先生傳、駢文─陋室銘) |
日期類型 | 出版日期 |
日期 | 2006 |
著作者 | 李炳南 |
貢獻者-名稱 |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 |
數量單位別 | 部 |
數量 | 1 |
出版者 | 青蓮出版社 |
主題 | 詩文類 |
型式 | 文字 |
關聯性 | 錄音-詩文研究-詩文吟誦 |
數位檔案連結 | 第十三冊-吟誦常則.pdf |
典藏單位名稱 | 臺中市佛教蓮社 |
嵌入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