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卷》 -
全宗號 | 1 |
系列號 | 01 |
副系列號 | 04 |
副副系列號 | 001 |
案卷號 | 001 |
案卷名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
使用限制 | 不得作為商業使用,僅提供公開瀏覽、查詢、下載,但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其著作。 |
描述-摘要 | 李炳南 撰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介言〉中國倫理、印度佛學、歐美科學,為造福世界之三大學派。我國雖然全有,但科學早就落伍了;倫理也一度受了邪風,遭了摧殘;佛學根本就不普及,流行民間的,多半是宗教儀式而已。但是現在學校裏,對於科學、倫理,已都排有課程,可望重興;惟有佛學,反成了聽其自然的狀態。所幸各大專同學,猛發深省,自動起來研究,可憐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不知何處可入,難以滿他的求知欲,這纔編了這份十四表,說明佛學是什麼,佛學內容是什麼,怎樣學,怎樣行,得什麼結果。依經教規範,依科學方法,也含有倫理的成分,概不空發議論,使人學一句,得一種法門,省時間,得實用。佛學究竟說些什麼?要知人的一生,離不開空間時間,這就是宇宙人生觀;但這觀有正確的,有錯誤的。佛學就是宇宙人生觀的大覺者,覺則支配宇宙,不覺就被宇宙支配;被支配就是不自由,能支配就是大解脫;萬事不依賴,要自己作主。十四種表,極其簡單,但介紹的事理很多,可以說「教、理、行、果」都說了一個輪廓;有次第,有前後,不能紊亂。體、相、用,因、緣、果,事與理,解與行,都有清楚的表明。這譬如是旅行佛界,得了一本行路指南,以後自己看經,便有個入處,行持也有個入處,講說也有個入處,或不致歧路興歎,茫無頭緒。 |
描述-目次 | 第一講表先明佛義、第二講表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第三講表消除幾種誤會、第四講表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第五講表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第六講表宇宙有情概況、第七講表宇宙器界概說、第八講表內容設施梗概、第九講表方便五乘解脫、第十講表五戒十善、第十一講表四諦十二因緣、第十二講表六度萬行、第十三講表行門中一特別捷徑、第十四講表吾人應有之警覺 |
日期類型 | 編述日期 |
日期 | 1961 |
著作者 | 李炳南 |
貢獻者-名稱 |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 |
數量單位別 | 部 |
數量 | 1 |
出版者 | 青蓮出版社 |
主題 | 佛學類_論著類 |
型式 | 文字 |
關聯性 | 錄音-佛學講授-十四講表 |
數位檔案連結 | 第四冊-大專佛學講座初級教材-佛學概要十四講表.pdf 第四冊-大專佛學講座初級教材-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介言.doc |
典藏單位名稱 | 臺中市佛教蓮社 |
嵌入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