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檢索系統

:::

關鍵字搜尋: 類型: 系列:

《副副系列》 -

全宗號1
系列號01
副系列號02
副副系列號018
副副系列名觀經筆記
使用限制不得作為商業使用,僅提供公開瀏覽、查詢、下載,但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其著作。
描述-摘要觀經摘要述義(在慎齋堂講)一篇
描述-目次觀經摘要述義 在慎齋堂講 ○先明經教淨業正因附經文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如此之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正因-[凡夫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慈心不殺-慈下)、(修十善業-止惡)}-(心初淨、下品因)]、[小乘善-{(受持三皈-返邪)、(具足眾戒-入界)、(不犯威儀-輔戒)}-(心增淨、中品因)]、[大乘善-{(發菩提心-自行)、[(深信因果-信)、(讀誦大乘-解)-應]、(勸進行者-化他)}-(心圓淨、上品因)]-(或單雙多具修、得前前不得後後、得後後必得前前、俱無十惡邪見闡提) 正受-[十六觀法-(前六依報、次七正報、後三九品)-各具三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指方立相住心取境、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思想漸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何 正行-{眾生習心有散有定-(定宜入觀、散須修福)、修福正因能助收散心、觀想正行能得深定}-九品往生 ○釋下品下生附經文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皈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注意-{[(應墮惡道,經歷多劫-是因是果)、(遇善知識-萬不一遇)、(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妙法難了)、(至心不絕具足十念-至心不亂)]-(今人數十年聞法尚不了妙法、今人數十年修尚不得一心、必多劫大乘人隔陰迷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得大乘果)
日期類型出版日期
日期2006
著作者李炳南
貢獻者-名稱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
數量單位別
數量1
出版者青蓮出版社
主題佛學類_講經類
型式文字
關聯性
數位檔案連結第二冊-講經表解上-觀經筆記.pdf
第二冊-講經表解上-觀經筆記(打字檔).pdf
典藏單位名稱臺中市佛教蓮社
嵌入語法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