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檢索系統

:::

關鍵字搜尋: 類型: 系列:

《副副系列》 -

全宗號1
系列號01
副系列號02
副副系列號005
副副系列名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筆記
使用限制不得作為商業使用,僅提供公開瀏覽、查詢、下載,但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其著作。
描述-摘要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筆記一篇
描述-目次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筆記
◎玄義 (甲) 釋題。1為一經之提綱。2七例為人法複式。 (注) 「摩訶迦葉」譯為大飲光,為佛弟子,頭陀苦行第一,亦繼承佛法之第一代祖也。 「度」超過之意,凡困厄生死,得到解脫,皆曰度。 「貧母」窮而年老之女人。 「經」修多羅,譯為繩,貫串之義。 (乙)辨體。顯萬法即空即有,破除偏執為體。 (丙)明宗。萬法緣生,因果不虛。 (丁)別相。同一報身,而有富貴貧賤,吉凶壽夭,千差萬別,皆是酬因。 (戊)論用。1勸信因果,不可怨尤。2不可放逸自棄。3應知受果求因,慎緣轉因,種因求果。 ◎譯者 (注) 「宋」東晉為劉裕所篡,國號曰宋,史稱劉宋,與趙宋以別之。 「于闐」西域國名,今新疆和闐。 「三藏」經律論通達之法師稱呼。 「求那拔陀羅」譯中義為功德賢。 ◎序分 科判 一度貧因緣(佛在舍衛國與除饉眾說法、迦葉分衛捨富乞貧、迦葉分衛先入定觀) (注) 「聞如是...眾會聽經」略說六種成就之義。 「舍衛國」「除饉眾」即比丘之義,以能修福德之因,得供養之果,除因果饉乏故。「分衛」即華語乞食。 「三昧」譯正定,即入正道之定。◎正宗分 科判 一、乞食貧母(貧母困頓之況、迦葉觀知宿因壽命、迦葉慈憫往乞) (注)「王舍城」「五形」即五體,首及四肢「青衣」古之賤服,僕婢之衣 二、兩番偈答-[(母以貧辭布施、迦葉勸種福田)、(母辭施與願違、喻以自備衣食)] (注)「三界尊」欲色空諸天之師 「分銖」衡輕重之數,每兩百分之一曰分,百黍曰銖。 三、施乞二願俱滿(貧母施臭米汁、迦葉咒願受飲) 四、貧母乘願得果-現通令安、問何所願(人間富貴、諸天安樂、二乘解脫、一乘佛果-三祇修、現等覺)、母乞天福、終昇忉利 (注)「轉輪聖王」人壽無量乃至八萬歲,有輪寶載王,飛行自在,伏四天下,共分勝上中下四等,減八萬時,眾惡漸盛,則無輪王。 「四天,釋梵諸天」分括三界而言 「四果,辟支佛」「阿耨...菩提」 「阿惟三佛」譯為現等覺,當生證等覺義 五、天女福德-福德感動帝釋(帝釋偈問、天女偈答)、(天女念福思恩、將侍來下禮供)-贊德述因 (注)「天眼」五眼之一 「閻浮提」四洲之一,及南贍部洲「三千大千」「五體投地」 六、天帝欲增後福(帝釋發心種福、化身貧人待乞、迦葉來乞問答(託言辭貧、稱乞轉施)、密封受施咒願、疑香入定觀本、迦葉贊其殖福) (注)「彈指」此有數義,事處乃表歡喜也 「影報」報與業,如影隨形,故云影報,喻辭也 ◎流通分 科判 一、舉益廣勸-如來雙贊(貧母苦厄與心、帝釋捨尊殖福)、檀為第一付囑廣益、聞法獲益(大眾發願獲報、僧眾願樂奉行) (注) 「自恣」隨意之謂 「檀」譯為布施 「答嚫」梵語,齋食之後,行財施也

日期類型出版日期
日期2006
著作者李炳南
貢獻者-名稱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
數量單位別
數量1
出版者青蓮出版社
主題佛學類_講經類
型式文字
關聯性
數位檔案連結第二冊-講經表解上-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筆記.pdf
第二冊-講經表解上-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筆記(打字檔).pdf
典藏單位名稱臺中市佛教蓮社
嵌入語法
cron web_use_log